中国核能市场报告

中国的核能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最雄心勃勃的能源领域之一。截至 2023 年,中国已成为核能发展的全球领导者,拥有大量在建和在运核反应堆。作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减少碳排放和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战略的一部分,中国预计将在核能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到 2025 年,中国的核电发电能力预计将达到70-80 吉瓦,约占其总发电量的6%  ,到 ​​2030 年,预计将超过100 吉瓦

中国政府致力于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加强能源安全、防治空气污染,已将核能作为能源战略的核心要素。中国核能行业得到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CNNC) 和中国广核集团 (CGN)等国有企业的支持,这两家公司都深度参与了国内和国际核项目。

本报告全面概述了中国的核能市场,强调了其增长动力、细分市场、主要参与者以及影响中国核能未来的技术进步。

核能市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政府支持和能源政策

中国政府一直大力支持核能,认识到核能提供稳定、低碳电力的潜力。2023 年,政府为核能发展设定了明确目标,作为2060 年实现碳中和 目标的一部分。核电被视为减少中国对煤炭依赖、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而不加剧碳排放的关键解决方案。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其 后续政策为扩大核电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其中包括到 2030 年将核能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提高到6%  ,并鼓励开发新一代反应堆。政府还承诺在未来几十年内建造更多核电站,到 2035 年,中国的目标是核能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2% 左右 。

能源需求上升和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导致能源需求大幅增加。随着人口超过14 亿 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预计电力消耗将大幅增加。2023 年,中国总用电量约为7,800 TWh。中国对清洁、可靠和可扩展电源的需求,尤其是考虑到人们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担忧日益增加,使核能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到 2030 年,中国能源需求预计将增长20-30%,而核能市场预计将占据这一需求的越来越大的份额。核能被认为是满足基本负荷电力需求的可行解决方案,同时减少传统燃煤和燃气发电厂的碳足迹。

技术进步和反应堆发展

中国对下一代核反应堆技术的关注 一直是其核能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已投资开发先进的反应堆设计,例如华龙一号 和CAP1400,与上一代反应堆相比,这些反应堆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

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反应堆,也是中国核能项目的旗舰项目之一。到 2023 年,中国已 在福建省福清核电站成功建造并运行了第一座华龙一号反应堆 。中国目前正在朝着该技术的国际商业化迈进,并计划在其他国家建造采用这种设计的反应堆。

中国还在开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SMR),这种反应堆体积更小、更灵活,而且可能更安全,可以替代传统的大型反应堆。这些反应堆可用于偏远地区、海上设施和工业过程,被视为中国核能未来的关键组成部分。

致力于清洁能源和气候目标

中国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加速了包括核电在内的低碳能源的发展。中国的目标是到2030 年碳排放达到峰值 , 到2060 年实现碳中和。核能为实现这些目标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是一种可靠的低碳电力来源,可以补充太阳能和风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

到 2023 年,核电将占中国总发电量的2-3%  ,政府致力于在未来几十年大幅提高这一比例。核能被视为电力行业脱碳、实现国家气候目标并确保能源安全的关键解决方案。

核能行业的细分市场

核能发电

核电行业是中国核能市场的支柱,包括核反应堆的建设、运营和维护。2023 年,中国有52 座核反应堆 投入运营,另有20 座反应堆 在建,约占全球核电容量的5%  。到 2030 年,中国计划将其核电总容量提高到100 吉瓦,大大增加其对国家电网的贡献。

核反应堆和发电能力

到 2023 年,中国的核电发电能力将达到约52.6 吉瓦 ,该国正致力于通过建造新反应堆来提高这一能力。大亚湾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福清核电站等主要核电站 对于满足该国的电力需求至关重要。

政府推动减少碳排放和实现能源结构多样化是推动新反应堆发展的主要动力。2023 年,中国核能发电量 约占 全国总电力供应的4-5% ,预计未来 20 年这一比例将大幅上升。

核燃料供应和核材料

核燃料供应部门涉及核能发电所需的铀和其他材料的开采、加工和分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铀消费国之一,正在加大对国内铀矿勘探和开采的投资。

铀矿开采和进口

中国进口的铀资源占了很大一部分, 主要供应国是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加拿大。不过,中国政府鼓励国内采矿项目减少对外国供应的依赖。2023 年,中国50% 以上 的铀需求通过进口得到满足,但扩大本土铀矿开采的努力预计将减少这种依赖。

中国还注重核燃料的回收和再处理,以提高其核能计划的可持续性。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和闭环燃料循环的开发 旨在提高燃料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

核设备与技术发展

核设备和技术部门包括核电站反应堆、涡轮机和其他重要部件的开发和制造。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CNNC) 和中国广核集团 (CGN)等中国公司 在国内外生产和供应核技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核反应堆开发

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资促成了多种国产核反应堆设计的诞生,例如基于第三代技术的华龙一号 和CAP1400。这些反应堆的设计比旧型号更安全、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对国内和国际市场都具有吸引力。

到 2023 年,中国已成功建造了10 多个 采用这些先进设计的反应堆,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建造更多反应堆。除了这些国内发展外,中国还在探索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出口其核技术和专业知识。

核废料管理

核废料管理是核能行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核裂变的副产品需要安全处理和长期储存。中国在开发先进的乏燃料后处理技术 和建立高放射性废料安全储存设施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储存和处置

中国正在研究核废料处置的长期解决方案,包括开发深地质储存库。该国还投资了回收和再处理乏核燃料的先进技术,以减少产生的废物量。到 2023 年,中国已拥有多个临时储存 设施投入运营,并正在寻求扩大其在这一领域的能力。

核电站建设与运营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占中国核能市场的很大一部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CNNC) 和中国广核集团(CGN)等大型中国公司 正在国内外建设新核电站。

国内建设项目

中国拥有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核电站。2023 年,三门核电站海南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等在建项目 预计将为该国未来的核能容量做出重大贡献。中国还计划使用华龙一号 和CAP1400等先进反应堆设计建造新核电站。

这些电厂的建设预计将满足中国相当一部分电力供应,有助于中国向清洁能源转型,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国际扩张

中国还积极在全球扩大其核能足迹,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凭借其在反应堆设计和建造方面的专业知识,中国正寻求将其核技术出口到亚洲非洲欧洲国家,进一步加强其作为全球核能领导者的地位。

中国核能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CNNC)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CNNC) 是中国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也是核能市场的主要参与者。CNNC 负责核反应堆的研究、开发和部署,并在中国华龙一号反应堆的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公司还参与铀矿开采核燃料加工核废料管理

2023年,中核集团在国内外核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投资于核电站建设反应堆设计海外投资

中国广核集团(CGN)

中国广核集团(CGN) 是中国核能领域的另一家大型国有企业。CGN 参与核电站建设、核反应堆设计发电。该公司负责开发几座大型核电站,包括红沿河核电站 和田湾核电站

中广核在国际核市场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致力于向世界各国出口中国先进的核技术和反应堆。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SNPTC)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SNPTC)负责 中国核电技术 的研发。该公司在华龙一号反应堆 和其他下一代核技术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高温气冷反应堆 (HTGR)和快中子增殖反应堆。SNPTC 还参与反应堆的设计工程项目管理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主要以涉足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而闻名,但其 业务已扩展至核能领域,尤其是海上核能项目。中海油已与其他行业领导者合作,探索海上核能,包括浮动核电站,这些核电站有可能为偏远地区和海上设施提供能源。

中国核能市场未来前景

核电装机容量持续扩大

中国政府预计将根据其长期能源战略继续扩大核能产能。到 2030 年,中国的目标是拥有100 吉瓦 的核电产能,而运行和在建的反​​应堆数量将继续增加。随着对新反应堆的持续投资,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核能生产的主要参与者。

中国核技术的国际化

中国还致力于扩大其在全球核能市场的影响力。随着华龙一号 和CAP1400等先进反应堆技术的成功开发,中国正寻求将这些技术出口到国际市场,特别是亚洲、非洲和欧洲。中国核技术的国际化预计将成为未来几十年的重要增长动力。

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的整合

作为减少碳排放承诺的一部分,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将核能与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核能的清洁、可靠 能源与间歇性 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有助于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并支持中国向更可持续的能源结构转型。